1、采购部门必须得监察和控制 采购部门必须要得到有效的监察和控制,且要公心、综合实力强的人才去担当,最好不要一个人是多人,或者说是高层领导,甚至是老板自己。 采购的确是一个非常感敏的部门,经济命脉在这里开始,采购每购回的物料不仅仅是花掉的公司的钱,很多时侯是采购花出的钱掌握着这个企业的生死兴衰。 采购的价格的高低要以质量为前提保证去谈。因此质量的定性与控制需要人去抓。只有规范了质量技术要求后才能去这个范畴寻找圈内的供应商,做到性价服务三比,做到监督与检测的前提前价格才是真成本。 2、采购工作细分,七成工作量最佳 同样一个用心做事的人,他并没有超凡的能力,如果他现在的工作量是1,他会做得很完美,他会花10成的用心度去做。同样如果他现在工作是10,他可能再尽心为了完成工作他会花1成的用心度去做。 如果采购的事务太多,他会处于应付性的完成工作,他不会也没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深层的工作,他出错的机率也会较高,可能腐败的地方也会更多。 一个人掌控的东西越多,做多事不是一件好事,采购上更是如此。采购工作越细越分解,只要监督到位所能收集的信息反而会越多。 所以相对来说,我们可以不用去考虑多用几个员工所多花去的工资,多几个人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漏洞少一些,这些无形之中所降低的采购风险,所杜绝的腐败带来的效益要更可观。 3、采购工作要记录,经常汇报分析 这不是说形式,这也是检测和监督采购工作的一种方式。当工作量相对减少时,管理者有权要求,也应该要求做这方面的工作。 采购工作不仅仅是只应付了生产所用就行了,关键是时刻对自己的业务要有创新,要有分析。 工作有记录可能是很繁杂而且很多人不适,但有时铁定如山的记录会胜过口言巧语的编导。定期的分析,或重大采购事件的分析,管理者可以从这些分析汇报中去核实这些采购信息是否准确,是否有效。 用人上有时有一个误区,认为某个人做事做越多,越做得有点马虎是正常的。感到只要胜任工作多,目的达到了,事情完成了。实则不然,没有任何记录和分析总结的工作,会让领导真正看不到有些深层次的东西。合理用人,适量分配工作,高标准要求员工,加上有效管控才是更完美的状态。 4、采购资讯应妥善管理 采购的信息,包括一切在办公过程中总结收集的情报、资料、甚至是总结、分析都应该要谨慎管理,并要有危机管理意识。万一这个采购员不做了,那么这些信息对于接下来的正常交接工作是否正常,原有资料是否存在,客户群是否有影响,联系方式,帐务往来是否明朗受控等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公司在对每一个采购工作期间资讯要妥当管理,人可以再招,但信息与经验是一时招不回来的。 5、物料供应商要有足够替换的商家 供应商的培养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有时候,由于产品结构变动,老供应商的更新跟不上我们的需求,老供应商无法完成采购订单,质量无法保障,我们在仓促之中是很难找到好的供应家进来。 因此有时我们甚至要牺牲一时短暂的利益,也要给物料多备一两个可用的商家。把不是很急的单子给新供应商,让他们去感受参与我们合作的兴趣。有时做生意就是放长线钓大鱼。没有人愿意和采购方做生意,采购方受限于某一供应商,这的确是采购的悲哀。 6、完善部门配合,坚实技术支持 有时如果是技术资料更改频繁,时间紧迫,这时给采购留出来的时间有限了,这里就会发生几种结局:一是的确无法完成任务,二是马虎完成任务,三是有漏洞完成任务。而公司会显得无可奈何,顺其自然。如果之前技术问题,计划问题做好了,采购就没有众多可搪塞的理由。 7、从打样开始做到公平公正 打样时,打样期间最好能给多份打样参照物,可以分给多家厂家,这样在保证比较各家交期的同时也可以更深地了解到打样质量。打样的产品包装最好空白包装,不显示厂名,只有编号。这样可以避免人为地认为谁家好,谁家不好的第一直觉。这样操作更加透明化,公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