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商汇B2B供求信息平台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数码科技 » 正文

大事件,印度对阿里巴巴下手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3 15:54:00    浏览次数:749    评论:0
导读

称,这93种产品属于一组广泛的化工和石化、钢铁和其他金属制品、纤维和纱线、机械产品、橡胶或塑料制品、电力电子产品和消费品等。  中国手机品牌因具有价格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在印度很受欢迎,大量瓜分了印度

昨日晚间,印度时报刊文称,印度IT部门 别的官员称,正在调查阿里巴巴旗下的UC浏览器,理由是印度当局怀疑UC浏览器窃取印度数据。如果发现窃取数据属实,UC浏览器或将被印度封禁。   UC诞生于2004年,2014年并入阿里巴巴,成为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的组成部分。2016年UC浏览器年报显示,在印度拥有1亿月活跃用户,全球拥有4.2亿月活跃用户。   据印度方面的统计报告,UC浏览器在印度市场的份额仅次于谷歌的Chrome ,占印度手机浏览器市场的48.66%。   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方面没有提出针对谷歌浏览器的调查决定,而上次向各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发出警告令其限期整改的事件中,收到警告的大多数也是中国手机品牌。   事件的起因   事情起因于多伦多大学的一份报告,报告称UC 浏览器侵犯了用户隐私,并存在安全漏洞。   印度电力与IT 部门高层官员说:“已经有关于UC 浏览器将印度手机用户的数据传送回中国服务器的抱怨了,所以我们应该调查这件事”。印度IT 部门的官员还表示,主要的担心是,如果用户已经卸载了UC 浏览器,但是数据还是可以被窃取。   一位匿名的官员说:“有民众抱怨称,即使卸载了UC 浏览器,并清除了该浏览器的残留数据,但手机的DNS 仍被浏览器控制。”   UC 浏览器回应   UC 浏览器公司发言人对印度时报表示:“UC 浏览器非常注重用户隐私的安全。对于IT 公司来讲,在全球布局服务器是很正常的,这主要是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我们坚决不会做违背诚信的事情”。   该公司发言人还表示,UC 浏览器非常严肃的对待隐私与数据保密,并努力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同时,UC 浏览器的发言人表示,该公司还没有收到任何政府的通知或者暗示。对于收集用户数据的行为,UC 浏览器的解释称,手机用户数据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更个性化和本地化的服务,这也是行业标准行为。   UC 浏览器会事先获取用户授权,系统会提示终端用户,并有一个协议来保障用户的利益。   另一个战场   近期,中印边境对峙,引发大量关注,而在这场对峙的背后却存在着另一个战场。   2016年,中印贸易额达到711.8亿美元,其中,印度出口额为117.5亿美元,进口额为594.3亿美元,印度对中国贸易逆差为476.8亿美元。   根据印度驻中国大使馆今年2月发布的《2016年中印双边贸易报告》显示,印度是中国第七大商品出口国和第27大商品进口国,而中国则已取代美国和阿联酋,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也就是说,中印经贸与投资规模在中国整体对外经贸与投资合作中的比例不算太高,相反,印方的商品严重依赖中国进口,同时又急需中方资金、技术与设备。   据了解,2017年上半年,中国产品共遭遇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7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印度共发起12起,成为对华发起贸易调查最多的国家。   印度时报曾撰文称,时值中印两国在洞朗地区边境对峙,印度政府此项举措被认为是在贸易方面牵制中国。   其实,中国多年来一直都是印度反倾销的重点对象国,这么多年来一向如此。   近期,印度轮胎工业的主要成员会见了政府官员,并要求印度政府对中国卡车和子午线轮胎征收反倾销税。随后,印度政府于8月9日对93种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报道称,这93种产品属于一组广泛的化工和石化、钢铁和其他金属制品、纤维和纱线、机械产品、橡胶或塑料制品、电力电子产品和消费品等。   中国手机品牌因具有价格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在印度很受欢迎,大量瓜分了印度手机市场份额,引起了印度本土手机品牌的恐慌。   印度手机品牌Intex创始人表示,希望政府能够站在印度人民这一边,对在印度销售的中国手机征收反倾销税,甚至是对在印度的中国手机工厂也征收反倾销税,正如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牵手一样,印度的手机品牌如同是成长中的孩子,而国家政府就是他们的父母。   如今,中印目前处于紧张的对峙局面,印度此时对中国企业采取这些措施也不排除是为了迎合本国国内的极端反华情绪。但请记住,并不是印度人民才有父母,我们的身后也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bhah.cn/news/show.php?itemid=422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951186774@qq.com。
0相关评论
 

(c)2008-2024 企商汇B2B信息网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53230102000534号

滇ICP备20230005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