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是“字圣”仓颉的故里,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近年来,南乐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建设,牢固树立“让投资者成功赚钱是最大环境”的理念,围绕“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名县”定位,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战略,努力把南乐县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南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促进持续发展 南乐产业集聚区按照“发展定位要准、招商活动要实、招商方法要活、运作方式要专”的要求,实行一人在家主持工作,一人在外招商,充分利用多种渠道,深入挖掘招商资源,力争在引进知名企业上取得突破。 南乐积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承接产业转移专项招商活动。特别是抢抓北京通州产业转移重大机遇,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驻地招商,与马家驹镇、张家湾镇和台湖镇三个有明显转移意向的镇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编班轮月常驻通州,并派驻一名副主任协同县招商局在通州区与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联系沟通,了解各行业发展动向,搜集企业投资信息,细化2776家企业的行业与区域,重点围绕南乐县三大主导产业,分解招商任务,责任到人,上门招商,全面打响承接通州区产业转移攻坚战,争取更多项目签约落地。 围绕冷冻食品产业园延链、补链,着力完善冷冻食品加工业与物流、仓储、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业态的链条衔接,促进冷冻食品行业提质增效。重点引进一批乳制品、雪糕模具、内外包装、冰淇淋蛋卷等配套企业。 围绕生物基产业集群,南乐县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 生物基产业基地优势,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膨胀产业规模。截至目前,已设立了2.5亿元的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基金,建立了面向整个产业集群服务,致力于生物基复合与改性工艺、新产品开发、菌种培养等方面的生物基材料产业研发平台,引进了2项制约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的国家领先技术。累计引进生物基材料产业项目13个,实现了20万吨级规模。已形成了从秸秆制糖或玉米淀粉制糖制乳酸开始,经过聚乳酸、聚乳酸改性、直到可降解薄膜、水稻育秧盘等终端产品为主国内比较完整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终端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可降解垃圾袋、购物袋等包装用品和可降解农用地膜产品等取得了欧盟EN13432降解认证和欧盟OK-BIO-baseD生物基材料认证,达到可100%降解标准,已经出口到欧洲、美国等国外市场。和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开发的生物基可降解水稻育秧盘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辽宁、河南、浙江、湖北、江西5个省实验示范,不但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而且增产增效。 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为目标,重点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技术领先、研制能力较强的装备制造企业。目前,新入驻的华远达智能科技、铁军金属等高端技术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推动装备制造产业由低端的设备制造向精密、高端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得到进一步提档升级。 以科技支撑为突破促进跨越发展 2017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277.79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56.82亿元,同比增长8.4%,较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目前,区内已入驻濮阳市农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宏业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龙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濮阳宏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濮阳市鸿宇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濮阳市东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4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博士后研发基地1家,为区内企业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来,南乐县产业集聚区以创建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新起点,出台了《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规划建设了276亩的返乡创业园,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已入驻企业11家。2017年11月,南乐县产业集聚区成功创建河南省科级企业孵化器,初步呈现出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微及相关企业集聚、创新引领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南乐县的发展增添新的发展动力,为南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以体制机制为突破促进科学发展 结合南乐产业集聚区发展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机构,逐步理顺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和创新切合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管理模式,解决产业集聚区建设中项目落地、手续办理、土地储备等难题。 一是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建设“早餐会”制度。由南乐县相关职能部门及有关企业参加,从项目的洽谈、签约、落地,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协调做好项目落地前选址、土地征用、手续办理等相关工作,为企业早落地、快建设创造条件,为项目推进、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是建立重大项目联席会议研判制度。对重大项目建设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将产业集聚区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每月向县长办公会议汇报,每三个月向县委常委会议汇报,加速产业集聚区及重大项目的建设步伐。 三是建立效能督查督办制度。南乐县效能办派驻专人在产业集聚区成立项目督查办,深入一线督查督办,现场协调职能部门实行并联推进,有效解决区内企业手续办理等问题,促进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 以服务企业为突破促进稳步发展 南乐县产业集聚区以强化“项目服务就是招商”为工作思路,牢固树立“软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在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企业集聚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优化服务环境,从招商引资、项目选址、厂房建设、手续办理到职工住宿、技能培训,力求在每一个环节每一项程序上精心部署、完善服务。 一是在招商引资阶段,实行“一个项目、一名科级干部、一套方案、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服务机制,强化“项目服务就是招商”工作思路,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 二是在项目推进阶段,积极探索和创新切合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以企业为本、以主导产业为重点的服务组织机构,开通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绿色直通车”;抓住重点项目建设带来的发展时机,把“让企业 满意”作为工作标准,确保项目建设工作快速有序推进。 三是精准对接服务。施行“一企一策”和“一事一议”政策,产业集聚区主要领导定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骨干企业的想法和发展方向,力促在谈项目早签约,落户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稳定健康发展。 四是建立“一企一台账”和“一企一档案”制度。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科级干部责任到人,台账式推进、销账式办结;对入驻到产业集聚区的所有企业的相关证件和报告进行集中整理,一企一档,规范化管理,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