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从合肥市滨湖新区管委会获悉,近期,《合肥市滨湖新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获省发改委批复并通过,滨湖新区将打造“一带、两翼、三区”和七大活力区域。 打造“一带、两翼、三区”和七大区域 《方案》明确,拟打造的滨湖新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位于滨湖新区的最南端,南至沿湖北岸线,东至南淝河,西至徽州大道、牛角大圩上派河,北至中山路,总面积31.29平方公里,其中沿巢湖湖岸线总长16.8公里。 《方案》提出,该文化旅游集聚区将建设“一带、两翼、三区”,形成沿湖观光带、主体公园、文化展示、都市休闲生态公园、田园生态农业体验、CBD立体城市综合体、影视基地七大活力区域。 “一带”即沿湖观光带,包括海洋主题公园、岸上草原、水上旅游等。“两翼”包含的是西部田园生态农业体验区(牛角大圩)、东部滨湖森林湿地生态观光区。“三区”分别为都市休闲生态区、购物娱乐旅游区、文化认知体验区。 其中,都市休闲生态区涵盖了金斗公园、塘西河公园、方兴湖公园片区。购物娱乐旅游区则以万达文化旅游城、恒大中心、宝能城片区为基础,以万达文化旅游城为重点,发展休闲、娱乐、CBD立体城市综合体和便捷的对外购物娱乐旅游。 文化认知体验区中,重点打造安徽省重大文化场馆群。除了已经建成的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之外,科技馆、美术馆、规划馆都在加速推进,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百戏城等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滨湖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士表示,按照规划,滨湖新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将打造国际水准的多元化滨湖岸线、 的巢湖文化传播中心,成为全省文化集中展示区和新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在产业投资方面,到2020年,集聚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1000亿元;到2025年,集聚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1500亿元。经济方面,按照文化旅游产业每年15%的增长率,到2020年集聚区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区域总收入的10%。 社会就业方面,到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1万人,占新区就业人数的比重达10%;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2万人,占新区就业人数的比重达15%。 形成旅游与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预计到2020年,滨湖新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在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将有一个质的提升。 其中,产业建设方面,以徽派文化、吴楚文化为载体,着力开发沿湖休闲旅游观光带,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推进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生态环境方面,集聚区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建立绿色产业体系,保护好环湖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环巢湖生态环境和沿湖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城乡统筹协调基础上,推动滨湖新区及合肥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