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阳市新县严格落实“四集中”、“零阻碍”制度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县产业集聚区“零阻碍”服务领导小组,切实搞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企业服务;成立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赋予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产业集聚区派驻国土、住建、公安、环保分支机构,实行与上级行政 “直通车”;成立县产业集聚区“零阻碍”服务办公室。
完善制度建设。完善并落实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及时解决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强力推进工作落实;配套完善了首问负责、全程代办、一周办结、检查审批、警企共建等制度的实施细则,规范企业服务流程,确保“零阻碍”服务依规办事;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季活动,集中解决产业集聚区征地、拆迁和企业落地、融资、用工等难题;在行政服务中心开设“四集中”服务专设窗口,制定产业集聚区企业“四集中”服务流程、产业集聚区基本建设项目流程,做到有章可依,提高效率。
突出工作重点。坚持把“一费制”作为“零阻碍”服务的重点来抓,制定了“一费制”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对14家纳入“一费制”管理的企业应缴规费实行打捆收费;严格执行企业检查审批制度,认真落实企业发展25个宁静工作日制度;做好部门联审联批制度和重点项目“一事一议”。
加强服务保障。对首席代办员和协办员实行绩效考核,确保企业服务办公室受理的企业服务有关事项实现全程代办;充分授权产业集聚区国土、住建、公安、环保分支机构履行部门审批权限,县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明确了产业集聚区服务事项专管领导和专管员,全力配合;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等培训资金,成立了县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为企业用工提供保障;整合政策性 基金,成立金源 公司,重点开展集聚区企业融资 业务;整合农村电网改造、保障性住房、交通等项目资金,优先解决产业集聚区企业供电、员工住宿和道路配套。
对入驻项目实行“零阻碍一站式服务”和“25个宁静工作日”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部门、一个小组、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和招商、对接、落地、投资建设“一条龙”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使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帮助福山源饮品、宾利皮业融资,支持福山源饮品新上了一条山泉水生产线,宾利皮业扩建2栋共1.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与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新县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中心”,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已培训员工2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