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透露,我国将研究制定在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这意味着,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的唯一提供者。 姜部长的讲话,透露什么信号呢? 1、这传达的信息是政府不再是住宅用地的唯一供应者,村集体的土地可以作为建设用地入市建住宅。但住宅并不代表是商品房。 2、这实质上就是给宅基地松绑,让农民参与中国城市化进程。 3、政府不用花一分钱,先去拆迁,再招拍挂卖给开发商建租赁房,就可以扩大租房的房源,用市场化手段,来解决住房保障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政府不再作为住房土地的唯一供应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用市场化的土地供应体系为先导,从而带动房地产的建设和交易。 也使得土地的出让有了竞争,虽然政府不再垄断住房供地并不表示商品房供地就可以不受政府影响,但是至少集体土地的供应使得租赁住房用地有了大幅的增加,这样意味着租赁住房的数量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多。 宅基地“三权分立”又是什么意思呢? 1、落实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 这个其实不需要落实了,因为宅基地的所有权,一直以来就是集体的。而不是个人的。 2、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 宅基地一直是农民的,保障资格权,就是你有使用、居住的资格,这个权利得保障,不会剥夺农民的。 但实际生活中,恐怕还是无法保障,比如地方政府要强拆你的房子,给你一笔钱让你去城里买商品房,即使你不想拆,那也没办法。 3、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强调了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这个口子还是不放开,那适度放活是怎么个适度法呢? 这个政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土地垄断问题应该说有所突破,开始逐渐打破土地财政,另外也为房产税征收铺路。这对未来房地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将形成重要的制度化机制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