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环节 主持人:感谢各位投资者专门来参加我们的电话会议,今天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规划,资本市场、产业界和社会界都高度关注,我们这次也是再一次邀请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实施方案的主笔专家之一的吴教授来给大家做进一步的解读。因为时间的关系,吴教授马上要赶飞机,我们这里就把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几个问题让吴教授帮我们解读一下。这一次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把人工智能列到了一个空前的国家战略高度,可能也是第一次明文里面提出了,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来看待人工智能。还提到了人工智能也涉及到跟安全相关的问题,吴教授作为人工智能新一代规划的主笔专家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深刻感受到国家最高层对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的重视,我们请吴教授为大家解读一下,人工智能怎么会上升到一个这么高的政策高度的,有请吴教授。 吴教授:各位来宾大家好,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这个规划正式命名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今天向全社会做了公布。公布的过程和两周之前万钢部长在天津世界智能大会上给大家透露的消息是一样的,相当于 的人工智能规划即将公布,今天已经向全社会公布了。我们也要强调,新一代的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主要是在科技部高新司的领导之下制定出来的,以科技部高新司为主。我们是在中国工程院的领导之下,主要以中国高校,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为主,比如说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还有就是北航,几所学校的院士团队,主要参与的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的撰写。今天公布的规划,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发展规划是对实施方案的再升级或者再抽象,形成了一个国家整体的布局。发展规划等同于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强音,实施方案具体去落实最强音怎么转化成一步一步的行动。 我现在先陈述一下,实际上就是说中国工程院领导下高校主要参与的是实施方案的撰写,今天大家也看到了发展规划是科技部高新司在进行撰写的。但无论怎么样,为什么国家会这么高度重视呢?大家有没有看到,以前我们把新一代的人工智能称之为人工智能2.0,并且长期以来我们在后面做的大量工作的题目都是中国人工智能2.0这个专项,都是以这样的名字出现的。应该说在5月份的时候,高层传达了更明确的声音,把它更名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所以大家看到牌照的时候会感觉到,以前我们说人工智能2.0,这次规划变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 为什么要提到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呢?这个规划的第一部分战略态势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人工智能已经成了国际竞争的热点,人工智能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为我们国家两个双百任务的实施带来了机遇,但是我们仍然存在差距,如果不抓住这一轮中国由数字化向网络化,再由网络化向智能化进军的步伐和脚步的话,可能我们会失去重大的战略机遇。这一次国家从整体上面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升级,成为了一个国家规划。那国家规划发布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它分成三步走,面向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之所以要面向2030年,因为“十三五”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启动了一个叫做面向2030的战略创新的规划,里面已经规划出来了六项基本的基础原则的重大专项,和九个重大专项。可能我们也听说过了,比如说有脑科学的重大专项、大数据的重大专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专项和深空深海的重大专项、以及智能装备的重大专项。 实际上在2015年、2016年的时候已经批准通过了15个重大专项,随着时代的进步,在2015年的时候人工智能尚未列为重大专项。但是我要强调,15个重大专项的时间节点都被设置成2030年,所以这个题目就叫面向2030的创新行动计划,也就是说国家准备用15年的时间发动15个重大的专项,来整体提升我们国家在各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在2015年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启动了一个人工智能2.0的重大咨询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科技部在6+9的基础上新增一个重大专项,这个重大专项现在我们已经把它命名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它的发展和其他的重大专项的发展,或者它的布局也是一脉相承的,就是说仍然是面向2030年的重大专项。 那在写规划的过程当中大家也在讨论,为什么要分三步走,三步走也是有一些考虑的,基本的原则就是,第一步要使得我们的理论上能取得重大的进展,因为现在我们中国的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属于世界的前列,但基础理论上仍然处于跟跑,在进一步的提升人工智能的能力,2020年的时候基础理论应该处于世界的前列,然后我们整体的人工智能的竞争力,进入第一方阵,这是2020年的目标。2025年希望在基础理论上从并跑过渡为领跑,我们希望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所谓的主导产业,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初步建立起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这是2025年。到2030年我们希望中国成为人工智能的中心,推动在智能经济、智能社会方面的进展。 因此,我想今天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 规划,其实和已经制定的“6+9”的方针是一脉相承的,它也不是说谁比谁更为重要,都重要,从各个方面推进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只不过大家还没看到其他“6+9”的国家规划,比如说脑科学 的规划,它还没有向社会公布,或者深空深海的专项还没有发布,人工智能由于中国科学院的努力和科学部的大力支持,所以说“6+9+1”的重大专项就提前和大家见面了,这是它的背景,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讲这么多。 主持人:资本市场包括做投资的朋友比较关注的是里面提到了明确的三年产业规模是如何测算的? 吴教授:我刚才讲了,整体的规划会由科技部高新司来牵头撰写,所以我相信它列举的这些数据,比如说人工智能的核心产业规模,包括四千亿到2025年带动五万亿的规模。这个应该是科技部根据历年来资助的有关人工智能的重大项目,以及其带动的这一个产业做了一定的分析和预判得出来的这个结论,得出来这个结论的话,应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我个人并不知道这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因为它可能是科技部根据发改委、科技部,以及各大部委,人工智能这个项目的投入,以及项目在验收的时候这个证明,说拉动了多少产业,带动了多少的利润,通过一系列的核算做出了一定的预判。 主持人:谢谢吴教授,我们也注意到在这一次规划里面第一次出现了,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问题,包括里面专门有一节讲了发展人工智能与军民融合的结合,包括在军事方面的应用,这是之前大家关注比较少的,您对人工智能在军事和军民融合里面的应用是怎么解读的? 吴教授:军民融合不仅是人工智能,这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战略决策,传统的我们国家这一个科研或者说产业的体系,军方是军方的,地方是地方的、科研是科研的,就很难去进行均匀的调配,有关军口的经费尽量由军工企业去进行承担。但是在这里面有一定的弊端,因为很多军事的应用不仅是工程,可能也存在着一些基础的研究,或者一些难点的课题,这些是有关高校或者研究院所所赞成的。反过来,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已经很适合民用了,可以把军口所制造的产品向民口进行推动。就是说人工智能的这一个东西,也是去回应了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军民融合的重大决策,并不是说这一次就在人工智能这一个重大专项里面出现,我想“6+9”里面都会出现,军民融合是整个国家科研体系里面要着力发展的方向。但是可以查询这个资料,现在有很多军方的需求都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以前大家会认为这是涉密的,不能在网络上进行散播,要看这些东西只能到军方的办公室里面去看,这也体现了我们的开放程度。但是我个人认为,很多智能的装备或者智能的产品,不仅在民用上面会有很大的应用,在军事上面也有很大的应用,因此能够把人工智能这一个重大专项里面能体现出军民融合,和其他的专项也是相同的,就是军民融合也要是国家的科研体系要发力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因为人工智能从理论突破到整个产业的实践相距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很多公司都有一些高校的背景,比如科大讯飞(45.83 -2.61%,诊股)背后有中科大,浙大网新(12.01 +3.18%,诊股)背后有浙江大学。那么您如何看待这次规划出台,未来在高校的科研与校办的企业上的公司出现产业的联动,来共同发展人工智能,未来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吴教授:人工智能首先是一个应用性或者渗透力比较强的基础,因此它的成功一定是和某一个产业,或者某个具体的场景紧密绑定在一起的,它不能孤立于这一个应用或者场景之外,因此人工智能重要的推动力还是来自于产业的需求。那在这里面的话公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反过来看,每一个公司除非它已经把这个产业做到非常大了,成为了一个独角兽,但是更多的公司还是要凭着对黑科技来进行区分。那黑科技的突破或者形成也就依赖于基础研究的突破,在这里面高校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高校对人工智能的前沿发展比较敏锐,而且高校本身就有基础研究的实力,高校老师也乐意做这样的研究。 因此我自己再设想一下,整个规划的重头戏是如何推动我们整个国家产业的升级,或者说智能经济和智能设备的到来,这是一个主方向。在这里面我们仔细研读这个规划,里面也有全面构建起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的体系,这也就是说这里面有,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比如说基础理论里面有一个专栏,有一个大数据智能要突破什么,跨媒体智能要突破什么,这里面所有的基础理论就是由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在今后的人工智能要获得长足发展所要承担的任务。但是我自己认为,具有高校背景的和不具有高校背景的,肯定都会把高校作为一种集体合作的伙伴,并不是说谁具有优势。 主持人:包括之前的互联网加人工智能三年行动方案和这一次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规划里面都提到了,有关于国家建立人工智能需要的数据资源的共享平台的这么一方面的政策措施,资本市场的朋友对这一方面都非常关注,因为这涉及到很多中小企业,因为它们不像大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垄断资源,如果政府可以建立一些相关的行业的数据平台,对它们发展人工智能会有非常大的好处,政策这方面对于国家共享数据平台这方面国家的进展是什么样的? 吴教授:现在展现出来比较好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是依赖于大数据,这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大数据会使人工智能有更多的燃料,有了更多的燃料它就有更大的优势,谁掌握了这个优势谁就有机会赢得人工智能的未来,这是大家都看到的现实情况。但是我们又可以看到,我们的大数据不仅有所谓的商业公司和把握的商业大数据,还有政府类、科研类,或者说所谓的军事类,这种非常广阔的大数据。大数据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个人认为,国家肯定会下大量的力气,在这种不同门类的大数据,数据资源之间的打通和开放,会做更多的工作。只有这个数据的透明和开放才能提升我们政府和社会的管理水平。比如说浙江省现在做的是最多跑一次,关键就在于各个部门数据畅快的流动性,因此规划里面提到了建立国家的数据资源中心,主要还是考虑到这种政府类、科研类的数据,能尽快的共享起来、打通起来,这个打通是非常难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技术的难,而是有部门利益的考虑,这里今后要做进一步的努力和尝试。 二、问答环节 问:我们看到这个规划提出了一些核心产业规模。国家既然把人工智能提到这么高的高度,那在未来的投入规模上是否可以找到一个可比的指标呢?您觉得可比的参照是什么?可能有多少规模呢? 答:人工智能是一个重大专项,这个重大专项和2015年通过的“6+9”的重大专项是一样的地位,在国家的地位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重大专项变成了“6+9+1”,您刚才谈到的专项是十三五期间马上要结束的专项,您可以理解成为它一定不少于核高基,它本身是一个重大专项,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也是一个重大专项,可以发挥的余地就是说,这个是国家 的政策,所以它的投入要比之前的项目多。 问:您觉得中国人工智能和美国人工智能之间发展的现状和差距有多大? 答:其实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的战略态势倒数第二段里已经写出来了,中国人工智能的优势和目前的差距,我想总体来看就是我们产业的优势,或者说应用的这个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基础理论和关键的细节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的。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规划里面,已经点出来了我们的强和我们的弱,但是现在的规划就是说,怎么让我们的强能进一步的做大做强,成为人工智能的高地和中心,再去补我们的短板。 问:现在人工智能的芯片领域,比如GPU、TPU以及中国的这种芯片,从芯片的技术路径上来说,您觉得哪种更适合于人工智能? 答:芯片的设计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现在无论是GPU、TPU还是其他的芯片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现在芯片的市场上还没有一统天下,或者说并没有说谁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个强的态势,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都处于自身发展的态势,不能说谁比谁更强,或者谁具有更大的优势。企业比如说谷歌推CPU是它自己的关系,作为公司来说推某个产品总是有它自己经济上的考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并不一定是说谷歌推的这种就是会一统天下的。 问:我想请教一下,我们国家的语音交互技术和美国的差距是不是非常小了?语音交互技术在产业应用上面的落地在哪些领域会 见到成效呢? 答:语音的识别和分析确实是在我们国家走到比较前列的,美国现在比较好的还是像微软公司,但是我们和美国相比,特别是在中文的语音识别分析方面,我们仍然是不输于美国的。它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现在我们都是以图形界面为主,比如像Windows界面,你要通过鼠标的点击或者其他的行为,才能和计算机或者资本设备进行交互,但以后可能就是一个智能的语音界面,比如你要从电脑里面打开一个文件,你可能直接就说了,比如C盘下面,某一个目录下的某一个文件请打开,它就打开了。包括我们的手机,你要去哪儿可以用导航语音输入,要订票的话直接语音输入就可以了,甚至是机器人(19.16 +2.08%,诊股)和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和人之间的通道,以后都是通过语音的通道。当然也有其他的通道,比如说手势的识别和其他的识别,这种识别对在语音方面有障碍的人会起到作用,或者说在某些语音不太奏效的环境里面也会起到作用,但是语音是人机交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面,可以使智能设备和人可以很好地沟通起来,这今后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