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委托相关机构对“武汉 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进行评估。中国航天基金会原副理事长花禄森、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刘汝林等十余位专家、院士纷纷支招,对武汉发展商业航天事业寄予厚望。 据了解,当前航天技术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4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76%为商业航天产出。我国的航天产业主要以国家投资为主,缺乏民资参与,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方案,武汉 航天产业基地由核心区、支撑区和辐射区组成。核心区选址在阳逻经济开发区古龙园区,总规划面积30-40平方公里;支撑区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武汉院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等;辐射区包括孝感、远安、襄阳及整个武汉城市圈的航天产业园区(集聚区)。 专家们认为,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条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是我国固体运载器的核心研制力量,武汉导航和定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两大领域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并列入“北斗产业化试点城市”;武汉初步形成了航天产业集聚区,2015年实现产值约100亿元。根据规划,武汉航天产业基地到2020年的产值将达到300亿元,2025年达到700亿元,2030年达到1200亿元。 该基地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是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等,将以快舟运载火箭为基础,面向微小卫星提供廉价快速、响应灵活的商业航天发展服务,到2020年形成年产50发运载火箭的生产能力,以及年产40颗100公斤以上、100颗100公斤以下商用卫星的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