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康县做好“加减乘除”法,产业集聚区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先后获得了“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荣誉。 增优质增量,做加法。太康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围绕培育纺织服装、锅炉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 目前,太康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亿元以上纺织企业40家,投产及在建纺纱规模150万锭,喷气、喷水织布机5500台,服装年加工能力2.1亿件。纺纱规模在全省纺织行业市县级排名第一。以锅炉为主的通用设备制造企业已入驻17家,其中A级锅炉企业5家,年生产能力达2.65万蒸吨,太康锅炉省内市场占有率达48%。 去无效和低端供给,做减法。使用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鼓励企业淘汰落后设备。让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生产不安全企业基本退出,腾出资源要素、市场空间支持有前景的企业发展。 棉纺企业通过淘汰落后设备,使用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紧密纺、赛络纺、气流纺……高速新型的纺纱技术落户太康。 万利源棉业有限公司引进当今世界上 进的纺纱技术“高精梳紧密纺”,产品比普通棉纱附加值每吨高3000元~5000元。润泰服饰引进6条德国进口智能化不落地服装生产线,全电脑控制流水生产工序,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了三倍。 改革、开放、创新协同推进,做乘法。成立产业集聚区人才服务中心,建立招收、培训、管理、维权、服务“五位一体”用工新模式,依托企业建立12个技术培训中心,保证集群用工需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六公开”、“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搭建融资平台,成立3个投融资 公司,鼓励金融部门提供融资服务,对金融部门新增企业 进行奖励;建立“一对一”精准专业服务团队,形成了有效的“一三五”跟踪服务机制。 去金融杠杆,降企业成本,做除法。降低企业制度 易成本和人工、税费、社会保险费、财务、电力、物流等成本。 自2009年10月太康县启动产业集聚区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着手,仅仅6年时间,建成区面积已达12.5平方公里,批准入驻项目90个,总投资3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9个,投产项目66个。集聚区内入驻亿元以上纺织企业40家,入驻以锅炉为主的通用设备制造企业17家,形成了纺织服装和锅炉制造两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