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品牌发展的乐章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纪实
如果说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首雄壮激越的协奏曲,那么河南省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作为乐队中的一员,能够按照乐曲的总体部署要求,认清职责,找准定位,激情演绎,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大舞台上奏响了一曲曲创新发展、进取有为的时代乐章。
平桥产业集聚区筹建于2005年,是河南省发改委批准的全省首批180家产业集聚区之一,控制范围东达京港澳高速出入口,西至信阳城区,北连312国道,南临浉河,规划面积12.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 7.6平方公里,总投资4.5亿元,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近年来,平桥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方针政策,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潮之中,关注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充分认清建好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意义,自觉把产业集聚区建设看作是建设魅力信阳、描绘美丽平桥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难得的发展机遇,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使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驶入了建设发展的快车道。
科学规划 扎实推进
规划科学合理,起步扎实稳妥,这是平桥产业集聚区筹建过程中的鲜明特点。
平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产业集聚区筹建之初,大家就在思想上达成了高度共识,那就是建设产业集聚区,既要放开手脚打造创业之城,更要注意处理好产业、城市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融合、共生双赢,使之成为践行“三化”协调发展的实验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战场、区域经济崛起的新载体。为此,他们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深入分析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宜人的地理人文优势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势等有利条件,对可行性指数进行认真评估论证,切实做到深思熟虑、科学稳妥。
在把形势分析透彻的基础上,他们聘请深圳雅克兰德公司,围绕“以人为本、产城共融”的理念,现地勘察,科学设计,形成了《信阳市平桥区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对产业集聚区的近中远战略目标、发展方向、产业项目、园区建设等作出了详细规划,为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伴随着产业集聚区启动的脚步,他们边发展边研究,一步一个脚印,随后又形成了《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报告》,科学明确了发展定位、招商策略和服务举措等,确定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两大产业集群优先发展的战略思路,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2010年6月,又请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进一步制定了《河南省信阳市平桥纺织服装产业概念性规划》,对服装产业的发展规模、方向等作出规划,避免了急功近利、盲目上马等不利现象的出现。
有了好的思路、目标、方向之后,他们立即付诸于建设行动:
大张旗鼓开展宣传教育,宣讲政策、阐明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统一了思想,主动投入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上来;加紧推进集聚区内村庄和村民迁并转移工作,按照集中安置、功能配套的原则,建设了居民安置点,及时清理腾出了土地;建设了20万平方米租赁型标准化厂房,提高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扎实推动标准化厂房和道路、供电、供水、供气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达到了“九通一平”要求,并实施了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提高了项目承载能力,满足了入驻企业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
按计划建设了公共租赁住房,有效解决了入驻企业员工的居住问题。同时大力实施学校、幼儿园、职工公寓楼、老年服务中心、医疗保障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城区功能设施联通共享,实现了市政服务全面覆盖,为入驻企业员工工作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大道路建改力度,建成主支干道10条55公里,打通了平桥大道,改建了中山大街、光明路,新建了平安大道、平东路,启建了中山路桥和跨浉河连接南北两岸沿河大道,形成了七纵七横、贯通东西南北的全循环路网体系,并与相关部门协调,开通了集聚区与市区之间的城际公交线路,保障了员工出行。
积极为企业入驻后顺利投产创造条件,新建水厂1座,日供水6万吨,并铺设自来水管道60多公里,基本实现了与路网相配套全覆盖;架设了总负荷660千伏变电站6座;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20万吨,保证了投资项目入驻后即可开工生产。
重视人居环境的改善,不断加强城市景观和绿化生态系统建设,建成了平桥园、湿地公园、平山塔、河洲榭等标志性沿浉河景观带……
这些措施好似一块块积木,堆积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座宽广而坚实的大舞台,等待着乐队和演员的到来。
多措并举 招商引资
平桥区委、区政府领导深知,演好一场大戏,搭建舞台是基础,剧目上演是关键。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好后,他们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招商引资上来。
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及其上下关联的产业链条,抓住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紧紧盯住投资总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动脑筋,做文章。
召开宣传动员大会,鼓励干部群众主动为招商引资献计出力,并与单位和个人工作业绩挂钩,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区和产业集聚区领导及工作人员利用外出参加会议、办事等时机,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扩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影响。
依托政府网站发布招商引资信息,介绍产业集聚区情况,宣传到平桥投资兴业的诸多优势;开辟了平桥产业聚集区招商引资服务网站,建立了项目库、人才库、资料库、信息库,并与国家服装行业协会开展合作,通过参加中国服装协会年会、中国婚纱礼服协会年会、广东省内衣行业协会年会等一系列项目推介会,获取了信息,联络了客商,扩大了平桥产业集聚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广泛收集全区在外工作的干部、务工经商、创业有成人员相关信息,制成通联录,通过召开同乡会、联宜会、发邀请函等形式,邀请他们回乡走走看看,并利用春节回乡过年等时机,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动员他们回乡创业,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真诚的态度、良好的环境、优惠的政策像一块强力磁铁,逐渐产生了吸引效应,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不断扩大。目前平桥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74家,总投资100多亿元,引进福建超越服饰、厦门豪客、广东情缘婚纱礼服、宁波瑞孚实业、台湾南纬集团、舜宇光学等投资亿元以上主导产业16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另有3家即将上市,带动就业人员1.2万人,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引领、相关链条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员工的来源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平桥区委、区政府想企业所想、帮企业所需,主动把工作谋在前,做在前。
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辖区内震雷山实训基地等培训机构为依托,积极开展政企联合、校企联合活动,扎实推进学历升级、岗前专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基础知识培训、在职继续深造教育培训等,努力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并将参训人员分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联系,为企业储备所需人才。
抓住夏收、秋收和春节农民工返乡等时机,采取在车站张贴散发传单,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移动平台等媒体发布产业集聚区招工信息和用工优惠政策、走村入户见面等方法,动员鼓励外出务工人员直接在家门口就业,营造了“返乡务工、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
积极与投产企业对接,针对用工需求,将集聚区适龄居民通过技能培训后,输送到企业进行务工,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又免除了企业缺人的后顾之忧,深得企业好评。
平桥产业聚集区有着很强的质量和环保意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他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主动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长远利益来换取一时的发展。2008年,一家水泥拌合站以投资5000万元的条件申请入驻平桥产业聚集区,被婉言谢绝,原因在于该项目属污染性项目。资料显示,平桥产业聚集区自建成以来,已先后关停淘汰了20多家污染大、产能低的产业项目,从而保持了发展的正确方向。
建章立制 优化环境
平桥区对于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视可谓是全力以赴,对于企业建设发展软环境的营造优化也同样挂在心上。他们始终秉承“客商第一、企业至上”的理念,视企业的事为家事,把投资者当亲人。
着眼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出台了《平桥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办法》,对投资项目入驻标准、建设运行要求、政府管理服务等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使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就新型工业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对新进项目建立了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一条龙”运行机制,实行全过程跟踪、全方位服务,切实把领导和行业部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抓建设、谋发展上来。
深入开展“我为产业集聚区办实事”活动,叫响了“集聚区发展我光荣、集聚区落后我有责”的口号,激发了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热情;区规划、财政、环保和纪检等部门还抽调专人入驻产业集聚区一线,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服务保障。
想方设法助推企业发展,建立完善了 、融资贴息、电价补贴、运费核销、科技奖励等配套政策体系,并汇编成《平桥区工业发展手册》,使优惠政策更加明晰;设立了银企圆桌会议,积极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加快了企业的发展。
引导企业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项目实验室建设,目前产业集聚区已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 工程实验室2个,打造了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全面落实产业集聚区情况集中咨询、项目集中办理、问题集中解决、投诉集中处理“四集中”联审联批办公制度,推行了证件代理代办和“一站式”办结模式,为企业快速办理相关手续开辟了“绿色通道”。
严格执行信阳市“五禁止、十不准”和“企业二十五天宁静日”规定,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生产;开展了“优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环境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进了集聚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加深了客商对驻地政府的好感和信任,使产业集聚区真正成为投资者创业的乐土和家园。
和谐稳定的投资环境是产业集聚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平桥产业集聚区注重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积极营造稳定和谐的法治社会环境。
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月”、“创建平安集聚区”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邀请区司法、法院、公安等相关部门人员到集聚区开设普法用法讲座,强化了企业和广大居民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
加强环境整治,招聘了15名退伍军人和高中毕业生,联合园区民兵排组成专职治安巡逻队,在辖区内开展24小时治安巡逻,同时大力推行“警企共建”,分别在启程轮胎公司、舜宇光学公司和巨世电源公司3家企业设立了警务室,为企业的生产建设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撑起了“保护伞”。
注重技术防范方法的普及与运用,在重点单位和重要部位安装了摄像头、 等,小技防入户率达到98%;在关键路口设立了治安哨亭,全天24小时滚动播放字幕,宣传法律规定和预防犯罪知识,产生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有效保障了企业和辖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励精图治,善做勇为,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平桥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崛起的重要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引起各方的关注,先后荣获“河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深港企业最具投资潜力园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投资者满意的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最具法制投资环境产业集聚区”等多项殊荣。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平桥产业集聚区调研时,对其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善做善成的担当作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干工作方向选得准,步子迈得实,特点鲜明,大有希望。
着眼长远 面向未来
平桥区委、区政府和产业集聚区领导明白,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明天还须耕耘。为此,他们已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思路谋划就绪。
做强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使其不断拓展扩充、做大做强。同时积极配套发展主导产业上下相关产业链项目,认真细致做好延链和补链工作,使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更加明显。目前已吸引4家相关联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另有2家企业正在洽谈之中,从而促进产业集聚更好更快地发展。
培育骨干企业,形成竞发之势。在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重点培育具有知名品牌,纵向产业链条长、横向关联程度高、未来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项目,努力形成千帆竞发、齐头并进之势,以达到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的目的。为此,成立了区常委任指挥长、分管副职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全程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确保各项管理规定和政策有效落实,促进企业生产提速增效。
建设专业园区,造就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平桥区人民政府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战略合作协议》和《河南省信阳市平桥纺织服装产业园概念性规划》的实施,目前纺织服装产业园已入驻纺织服装类企业15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投资近20亿元。下一步,将按照规划方案不断吸收品牌企业入园兴业,围绕市场需求,设计研发更多更好消费者满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之一。同时,拉动相关附属产业一并成长,形成产业集群。
完善服务功能,加速产城融合。完善规划编制,实现与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等各专项规划精准对接,加大产业集聚区与城区连接融合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各项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集聚区项目承载能力,努力实现城区与集聚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企业入园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因为有了梦想,才会激情澎湃;因为有了追求,才会神采飞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一轮改革发展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大会战的序幕已经拉开。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善做善成、勇于担当的平桥产业集聚区将在国家改革发展旗帜引领下,引吭高歌、阔步前进,谱写品牌建设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