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指出:“鼓励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国际品牌。” 事实上,国内中医药企业一直在探索国际化道路,如通过参与国际注册及认证、海外融资与并购建立外营销网络、跨界合作研发等。但中医药走出去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如国际化认证困难等。 日前,多位医药界的全国两会代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应该大力支持中药国际化。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34.77,-0.040,-0.11%)(600535.SH)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认为,国际化过程不仅仅是需要将该中药品种实施国际化,而是需要将涉及到中药制药整个产业链以及辅料、包材、装备、软件、仪表、溶剂、标准物质等相关配套产业实施全面国际化;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继续提交议案,吁请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并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和传统知识保护名录。 而全国人大代表、葵花药业董事长关彦斌则向记者表示,世界格局已经在倒逼中药国际化,如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开始用草本植物研究制造膳食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并且在欧美市场已经热销,这对中医和中药原创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让中药更好地走出去。 世界格局倒逼 中医药注重整体、标本兼治、调节机体平衡等辩证 思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伴随着中医药理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中医药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对中医药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不过,在关彦斌看来,中药要走出去首先还需要靠实力,作为生产企业来说,实力是通过企业制造换取合理的利润,没有实力肯定走不远,而另一方面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应该扶持支持中药企业走出去参与竞争。 “企业还需要有充分的耐心,因为中药走出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让欧美市场完全接受中国的中药和中医有一个过程,这其中包括质量、价格还有信任的程度等。”关彦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关彦斌认为中药企业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因为现在很多欧美国家已经开始用草本植物研究制造膳食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并且形成热销,这对于我们中医和中药原创国,对于我们有五千年历史用草本植物矿物质和动物作为 疾病,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健康这样一个原创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因为这种紧迫感,关彦斌亦开始跨出国门进行尝试。3月1日中午,葵花药业发布公告公司决定使用自有资金1000万美元购买自然人冯宇持有的sunflower forest inc(葵花林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对其增资100万美元,使之作为葵花药业进军海外市场的平台。 “葵花药业集团之所以在美国收购和再投入,就是想搭建一个平台,走出去是需要有平台的,走出国门到美国需要有一个落脚点,我去年两次到美国考察,美国的洋博士在用草本植物研究膳食补充剂,我还看到美国市场,超市药店琳琅满目的用草本植物和矿物质研究的食品膳食补充剂和食品,我看到了巨大的需求。”关彦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讲述了收购葵花林的初衷,并坦言他本人和朋友都非常喜欢生病时用中药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