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选择创业合适吗?应该注意些什么?
近期,人社部网站发布刊文,在“十三五”时期内,我国年均高校毕业生规模总数高达800万余人。此外,加上额外计入总量的500余万中职生,我国青年待就业人群将持续逐年壮大。
刊文称:“我国每年新成长劳动力中高校毕
业生超过一半,农民工群体中80、90后新生代已占据主体。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人数连年实现双增长,年底总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毕业生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就业情形?
现在的就业情形,不容乐观。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找工作越来越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此外,老龄化加深更是一个顽固的问题,造成的结果便是退休延迟,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毕业生的就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面对当前不景气的就业形势,很多人支持高校应届毕业生创业,乃至一度成为热点话题。更有甚者,前些日子里还出现了“比尔盖茨支持辍学创业”的话题。
对于这个观点,我不予苟同!
因为,从创业必备的项目、资金、管理、运营等元素看,大学毕业生很少有人具备。可以说,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成功几率很低。而且,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那么,就连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都希望渺茫,更何谈去辍学创业?
当然,也有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创业,可什么样的项目适合大学生呢?我以为,大学生创业选择项目应注意四点:
一是选择有完善运作支持系统的项目。由于创业大学生缺乏运作管理经验,在创业时若无完善的创业指导,则其在运作时必将因缺乏经验而遭致打击。
二是选择有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支持、帮助组织的项目。大学生创业时,往往是在项目提供商的鼓动下,凭一时激情进行创业。这样,一旦出现失败,创业者将不仅蒙受经济上的损失,其信心也将会受到严重打击。若有一个组织尤其是官方组织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支持与帮助,则即使创业失败,也将获得组织的关怀。
三是选择投资金额不大且有可靠退出机制的项目。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目的应该是积累经验、积累人脉、积累资金。在其投资时,投资金额不宜过大,且要有可靠的退出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创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四是选择有提供可靠资金支持的项目。大学生创业时,往往是向亲友借钱,在大学生无成功经营经验的情况下,向亲友借款很难成功。如果有机构能够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则其获得亲友支持的可能性将增大。
当然,这样的项目很少,需要大学生仔细甄别。若无可靠项目,大学生不要选择创业,因为创业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我一直认为,高校应届生要走的最好路线是先就业,再择业,最后创业。
大学生踏出校门面对的是迷茫和未知的未来,对于第一份工作万不可挑剔,仅当做自己“开眼看世界”的第一站就好,当做自己认识社会的一个契机,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偏执于过度择业抑或忧虑对此后生活的影响,那你岂不荒废更多的时间和创造经验的机会?
另一面,对于学历的作用,网络上自成两派,为“唯学历论”与“学历无用论”。
在我看来,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对一个人的一生并不是起着绝对的决定性作用。学历,仅仅是一段学业的证明,仅此而已。它是一项凭证,但绝非水平!“高分低能”的情况大有人在。
“大学生就业难”的确不假,但这并不能成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借口,更不能成为自己堕落的理由。
是金子总会发光,想要就业容易,首先要给自己镀金!
这层金当然不是简单的学历,很多人名校混几年,毕业后眼高手低、徒有其名!根本不如那些在非名校努力学习的毕业生更愿意拼搏、更愿意奉献、更愿意创新。文凭只能证明你为教育多交了几年学费而已,谈及文凭,让我想起一个段子,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名校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这层“金”指的是人的创造力,和对时代的响应力。
创造性人才,不一定需要高学历。虽然就业情势不佳,但企业招聘时的原则始终如一:重能力而不是学历,重水平而不是文凭!
我一直以为,在我们的一生中,机会不是靠文凭争来的,而是靠能力获取的。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而在所有的准备中,文凭所占的比重很小。年轻人还是应该重实战、多历练,实干比拿证更重要。
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很多时候是由于其自身的因素导致。应届毕业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本科毕业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并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有限,与招聘单位的预期要求相去甚远。
对此,有三个方向解决。
首先,企业层面。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摒弃各种招聘歧视,鼓励人人竞相成才,为大学生增添实质性动力。
其次,高校层面。高校应当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与时俱进,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与择业观,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专业性人才。
最后,大学生自身层面。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加强社会实践,认清自己的能力,审时度势,把握经济脉搏,遵循就业——择业——创业的顺序。切忌盲目自信,脚踏实地才是正确的就业观。